Tom Lee 华尔街的老牌策略大师,曾任摩根大通首席股票策略师,后来创办了Fundstrat。先来看看他的过往经历:
- 出生于密歇根州的韩裔移民家庭,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主修金融和会计。
- 1999年加入摩根大通,2007-2014年担任首席股票策略师。他以数据驱动的独立研究闻名,曾因2002年的一份Nextel报告导致股价暴跌8%,引发内部调查,但最终证明了他的专业性。
- 2017年,他是最早站出来看多比特币的大型机构人物之一,他发布报告《比特币作为黄金替代品的估值框架》,精准预测比特币到2022年公允价值达2.03万美元。
Tom Lee不是风口投机者,而是那个能预判风向、制造风口的人。
如今,这位传奇分析师再次选择All in。这次,不是比特币,而是Ethereum,以及他亲手打造的“以太坊版MicroStrategy”——BMNR
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Tom Lee被问到:如果未来 10 年内他必须将所有资金投入 BTC 或 ETH,他会选择什么?
Tom Lee:当然会选择 Ethereum
个中原因,我们从Tom Lee的观点中,分析他的思考:
Tom Lee明确表态:ETH 是下一个十年最大的机会,因为它处在三大趋势交汇点——金融上链、Stablecoin普及、AI智能化。
在他看来,以太坊在未来十年,将扮演金融体系核心角色,其增长潜力甚至有望超过早期的比特币:短期(未来12个月)目标10,000-20,000美元;长远可能达60,000美元或更高。
随着华尔街将世界金融化到区块链上,传统金融机构会越来越多地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金融交易和产品创新。 在公链中,Ethereum 作为 Layer 1 区块链,支持智能合约,能够存储和计算数据,是全球最大的智能合约平台,已有零 downtime 记录,并有强大网络效应,是承载这些创新的首选底层。
Tom Lee认为,传统金融参与以太坊的方式,不是“买卖”,而是“质押”。机构将 staking ETH 以参与 Ethereum 的改进,这是中心化金融(CeFi)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关键区别。
Staking 不是收益工具,而是参与权、话语权。
通过ETH, 华尔街将找到“插手去中心化世界治理”的入口。
Tom Lee将Stablecoin比作“加密世界的ChatGPT时刻”。Stablecoins 的广泛采用(消费者、企业、银行)标志着加密货币的关键转折点。
他引用美国财长Scott Bessent预测:Stablecoin市场将从今天的几千亿,增长至3.7-4万亿美元(约15-20倍)。
如今,JpMorgan、高盛、BNY Mellon、Walmart、Amazon、Robinhood等巨头都在发行或部署稳定币。而大部分稳定币都运行在Ethereum上(约占稳定币总发行量的 53.62%)。
这将导致 Ethereum 网络费用和使用指数级增长(USDT 和 USDC 目前占 ETH 网络费用的 25%-30%),使 ETH 成为 GENIUS Act 和 stablecoins 浪潮的直接受益者。
也正如@wangfeng_0128所言,稳定币立法,让以太坊扮演了同时具备“市场正确”和“政治正确”的最佳角色。
在AI推动下,资产与机器人都将全面代币化。而代币经济最强大的承载平台,就是Ethereum。
他认为 AI 驱动的自动化和机器人代币化,将增加对 Ethereum 网络的需求,尤其是在企业级应用和金融基础设施方面。
ETH不再只是“买了放着”,而是一个必须“被用起来”的通证资产。
在Tom Lee看来,相较 ETF 或 购入现货进行链上托管的模式,ETH微策略拥有5项结构性优势:
- 可在股价高于净资产时,通过增发股份购入 ETH,实现每股净资产(NAV)的反身性抬升。
- 可结合发行可转债、出售期权等工具对冲波动性,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实现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建仓;
- 拥有并购其他链上财政型公司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放大 NAV 杠杆;
- 可拓展 ETH 质押、DeFi 收益、链上基础设施等业务,构建持续性现金流来源;
- 一旦其 ETH 持仓在链上生态中,占据核心地位,或成为稳定币支付与清算网络的关键节点,将具备类似“战略性收购潜力”(sovereign put)的地位,可能成为金融机构优先收购的战略资产。
正因如此,Tom Lee没有选择ETF或基金结构,而是采取链上与股市联动的新模式。
- Tom Lee领导BMNR,把它定位为“Ethereum的MicroStrategy”
- 目标是持有全球5%的ETH,这个计划被称为“Alchemy of 5%”(即:5% ETH 的炼金术)。
- 在35天内,BMNR已买入超833,000枚ETH,市值超30亿美元(截至2025年8月5日),成为全球第3大加密资产持有公司,仅次于MSTR和MARA。
- Peter Thiel (持股 9.1%) @PeterThiel:硅谷投资教父(早期参投 Facebook、SpaceX、Palantir、Stripe、Airbnb等)、PayPal联创、特朗普早期盟友(副总统万斯的引荐人),《从0到1》图书作者
- Bill Miller III @BillMiller3rd :比特币早期投资者,2020年即买入MicroStrategy
- ARK Invest @CathieDWood:已购买了约632万股BitMine股票,价值约2.08亿美元
- 其他支持者:Mosaic、Founders Fund、Pantera、FalconX、Galaxy、Kraken、DCG等一线基金
- BMNR启动了1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 公司持有超过4亿美元现金,无负债
- 当前美股加密概念股中流动性最强的标的之一,日交易额16亿美元,美股流动性TOP 50,仅次Uber,超越MSTR、COIN等传统领头羊。
尽管Tom Lee和BMNR正高歌猛进,大举押注以太坊,但业内也有冷静的声音提醒保持理性。
Galaxy Digital CEO Michael Novogratz警告,新进入者峰值已过,焦点转向现有玩家的规模扩张。
换句话说,早期的BTC式“MicroStrategy玩法”已近尾声,下一步是“谁能把ETH持有战略做深、做重、做久”。
$BMNR ,可能代表着这种“机构化+多元化+高扩展”的新路径,就看Tom Lee如何玩转。
在当前机构化加速、但头部集中趋势愈发明显的背景下,BMNR或许是唯一具有比肩MSTR级潜力的ETH押注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