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市场中,USDT(泰达币)作为一种广为人知的稳定币,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而各国对它的政策更是左右着其发展走向。
美国近期在稳定币监管方面迈出重要步伐。当地时间 7 月 18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天才法案》)。该法案明确将合规的稳定币定义为 “支付型稳定币” ,并确立了支付稳定币发行与监管的法律框架。其中规定,稳定币发行人允许持有的储备资产包括法定货币、受保存款、短期国债、回购协议、政府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央行准备金等。这对 USDT 影响重大,因其目前在萨尔瓦多发行,虽控制着超 60% 的稳定币市场,但缺乏在美国市场的合规监管。法案要求外国发行商需遵守严格的反洗钱法律及复杂的准备金审计,而 Tether 的准备金此前从未接受过全面审计,所以 USDT 面临着如何符合法案规定的挑战,Tether 的 CEO 也表示将确保 USDT 符合相关规定,以能在美国市场交易。
香港地区也在积极完善稳定币相关政策。《稳定币条例》将于 8 月 1 日正式生效,其禁止未获发牌而在香港经营稳定币业务。香港立法会议员邱达根表示,在《稳定币条例》生效后,没有牌照的平台出售 USDT 等给散户将属于违法行为,不过存量 USDT 持有人在符合相关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可在如 HashKey、OSL 这样持有牌照的平台交易。另外,香港特区政府还就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的立法建议展开公众咨询,未来从事虚拟资产场外交易服务或需申请专门的牌照,虚拟资产场外交易业务正被纳入监管范围,这也将影响到 USDT 在香港的交易生态。
放眼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在持续关注并调整对 USDT 等稳定币的监管态度。欧盟颁布的《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条例》(MiCA),对稳定币类型进行了明确界定,并对在欧盟区域内发行稳定币的发行商设定了严格的储备与合规标准 。各国监管政策的核心多在于对稳定币的储备资产及发行机制设立明确监管框架,保障消费者权益,降低金融风险。
总体而言,全球对 USDT 的监管呈现出日益严格的态势。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USDT 的发行方需要不断调整以满足合规要求,投资者在参与 USDT 交易时也需密切关注政策变化,谨慎评估风险,整个加密货币市场也将因政策的完善而逐步走向更加规范、健康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