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拟货币领域,派币(Pi Network)时常以其 “免费挖矿”“未来财富” 等噱头吸引大众目光。然而,今日所谓 “派币最新官方消息”,实则多为误导信息,背后隐藏着诸多风险。
近期,网络上流传着各类派币 “利好” 消息,如 “派币即将上线主流交易所,价格将飙升至新高”“官方宣布派币与某知名企业达成合作,价值即将腾飞” 等。但深入调查后会发现,这些消息毫无官方依据,皆是不法分子为吸引新用户、诱导投资编造的谎言。派币项目从未通过官方渠道证实此类合作或上线计划,其官网及核心团队也未发布任何关于价格走势的权威预测。
从派币本质来看,它虽打着区块链技术旗号,以手机 “免费挖矿” 吸引了大量用户,全球活跃矿工号称超过千万。但其挖矿机制简单,仅需每日点击手机即可,与主流区块链项目耗费大量算力、保障加密安全的 “挖矿” 方式大相径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吴海峰指出,派币算法简单,易被黑客攻破或解码,在币圈缺乏公信力。而且,派币的美国官网未备案,在 GitHub 上也找不到开源代码,而主流区块链都是开源技术,这无疑让人对其技术根基存疑。
派币项目方在运营过程中,对主网出台时间、交易所上线时间等关键信息一直含糊其辞。此前有派币中文网工作人员称国外易货共识价格约为 100 美元 / 派币,可这既无实际交易支撑,也未得到官方认可,不过是诱导用户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的 “大饼”。
在我国,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已被明确界定为非法金融活动。多地网警早已发布风险提示,指出派币 “免费挖矿” 是倒卖用户个人信息、骗取钱财的骗局。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炒作派币不仅无法实现一夜暴富,反而可能血本无归,因其缺乏实际资产和生产劳动支撑,仅为投机炒作工具。并且,虚拟货币面临价格波动剧烈、信息不对称、交易安全、监管及流动性等诸多风险,货币钱包、交易所还可能遭受黑客攻击,导致资金丢失。
面对今日各类派币 “最新官方消息”,公众需保持高度警惕。若轻信这些虚假信息,参与派币交易或投资,不仅可能因价格暴跌、项目崩盘损失惨重,还可能因卷入非法金融活动承担法律责任。2022 年,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伯因听信 “派币可在银行兑换人民币” 的谣言,险些遭受诈骗,幸得银行和民警及时劝阻。这警示我们,务必认清派币真面目,远离虚拟货币交易,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渠道,守护好自身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