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作为一种虚拟货币,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投资热潮。然而,在中国,比特币的交易和变现面临着严格的法律限制。理解这些法律规定,对于保障个人财产安全和避免法律风险至关重要。
2013 年 12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指出,比特币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从性质上看,比特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包括为客户提供比特币登记、交易、清算、结算等服务;接受比特币或以比特币作为支付结算工具;开展比特币与人民币及外币的兑换服务等。
2021 年 9 月,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再次强调,虚拟货币兑换、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虚拟货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撮合服务、代币发行融资以及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等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全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一律严格禁止,坚决依法取缔;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这意味着,在中国境内,个人或机构通过常规途径将比特币变现为人民币或其他法定货币,是明确违法的行为。
尽管如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涉及刑事涉案虚拟货币的处置,相关部门进行了探索。部分法院探索在人民银行、外汇管理等部门备案、监管下,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在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合法的司法管辖区,如香港,通过合规持牌交易平台,将虚拟货币按照市场价格兑换为法定货币,在境外变现后,参照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规定办理。但这一方式仅适用于特定的刑事涉案场景,普通投资者无法以此途径进行比特币变现。
此外,2025 年 6 月,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与北京产权交易所创新合作机制,首创涉案虚拟货币处置 “新渠道”,将涉案虚拟货币通过境外合规持牌交易所变现,以实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其具体操作是公安机关将涉案虚拟货币实物委托给北交所处置,北交所选定专业服务机构对涉案虚拟货币进行检测、接收、移交等操作,并通过香港合规持牌交易所公开变现出售,履行国家外汇管理审批手续后,结汇转入公安机关涉案款专用账户,并上缴国库。不过,这同样是针对涉案财物的司法处置流程,并非面向公众的比特币合法变现渠道。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参与比特币交易不仅面临法律风险,还承受着巨大的市场风险。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价值支撑,很容易让投资者血本无归。而且,由于比特币交易的匿名性和跨境性,还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滋生洗钱、非法集资、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中国对虚拟货币交易持严格的禁止态度,比特币在中国无法通过合法的常规渠道变现。投资者应充分认识到比特币交易的高风险性和违法性,遵守法律法规,远离虚拟货币交易,选择合法合规、风险可控的投资渠道,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