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拟货币的复杂版图中,泰达币(USDT)因其号称与美元挂钩的稳定特性,受到不少投资者关注。围绕 USDT 交易搭建的各类平台,在中国的法律框架下,却找不到合法的立足之地。
2021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指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USDT 作为虚拟货币的一种,自然也被囊括其中。开展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兑换业务、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价服务等行为,均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擅自公开发行证券、非法经营期货业务、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活动,一律严格禁止,坚决依法取缔。
现实中,USDT 平台常被用于洗钱、跨境赌博、电信诈骗等非法资金的转移。例如,在跨境赌博案件里,犯罪分子利用 USDT 平台将赌资兑换成泰达币,通过虚拟货币交易的匿名性和便捷性,迅速将资金跨境转移,逃避监管和追踪。警方通报显示,2024 年某跨境赌博团伙通过 “买 u 卖 u”(买卖 USDT)转移赃款,涉案的 127 名 “币商” 中,已有 89 人被追究刑事责任,涉案金额达 43 亿元。普通用户一旦参与其中,即便对资金非法来源不知情,也可能因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被查处。
一些打着 USDT 交易旗号的平台,本身就是诈骗陷阱。它们通过虚假宣传,以高收益为诱饵吸引投资者入场。在交易过程中,操纵价格、限制提现、制造交易故障等手段层出不穷。2023 年,某 OTC(场外交易)平台突然关闭提现通道,导致数千名用户合计数亿元资金无法取出,最终平台运营者失联,投资者血本无归。这些平台既无合法资质,也缺乏有效监管,投资者的资金安全毫无保障。
从技术层面看,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一直是黑客攻击的重点目标。2022 年,多个虚拟货币交易平台遭受黑客入侵,大量用户资产被盗。USDT 平台若存在安全漏洞,用户存储在平台的泰达币及个人信息将面临巨大风险,而平台一旦遭遇攻击瘫痪,用户的交易也将陷入混乱,维权更是困难重重。
在中国,任何形式的 USDT 平台都不具备合法性。参与 USDT 交易不仅面临资金损失风险,还可能触犯法律。投资者应认清虚拟货币交易的本质,远离此类非法平台,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渠道,保护自身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