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原理看,挖矿是通过计算机算力解决区块链网络中的加密难题,验证交易并生成新区块,成功后获得代币奖励。早期比特币挖矿门槛极低,普通电脑即可参与,且收益可观。但如今,以比特币为例,全球算力已达惊人规模,个人用家用电脑甚至专业矿机挖矿,往往 “入不敷出”—— 矿机购置成本高昂(一台主流比特币矿机价格数万元),24 小时不间断运行的电费、场地租金、散热设备等开支,可能远超挖到的代币价值。
收益的不确定性是最大痛点。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剧烈,即使挖到代币,若市场行情下跌,代币价值可能瞬间缩水。例如 2021 年比特币单价一度突破 6 万美元,2022 年却跌至 1.5 万美元左右,不少矿工因无法覆盖成本被迫关机。此外,挖矿难度定期调整,当参与算力增加,单个矿机的收益会被稀释,想维持收益需持续投入升级设备,形成 “投入 - 收益” 的恶性循环。
政策风险更让挖矿行为如履薄冰。我国明确禁止虚拟货币挖矿活动,2021 年 9 月《关于整治虚拟货币 “挖矿” 活动的通知》将其列为淘汰类产业,多地对矿场进行清退。在合规性缺失的情况下,矿工的设备、资金安全均无保障,一旦被查处,可能面临资产损失。
此外,“免费挖矿” 多为骗局。一些 APP 宣称 “手机挖矿零成本”,实则通过诱导用户看广告、拉人头获利,所谓 “挖到的代币” 根本无法在主流市场交易,最终沦为收割用户流量的工具。